牙髓炎不治疗通常不会癌变,但长期不治疗可能引发根尖周炎、颌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牙髓炎主要与细菌感染、物理刺激、化学刺激、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
1、细菌感染龋齿或牙体缺损导致细菌侵入牙髓,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自发性疼痛、冷热刺激痛。需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布洛芬等药物控制感染和疼痛。
2、物理刺激牙齿外伤或过度磨耗造成牙髓暴露,导致机械性损伤,出现咬合痛、敏感症状。需及时修复缺损牙体,必要时行活髓切断术,可配合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症状。
3、化学刺激某些充填材料或消毒药物可能刺激牙髓,引起化学性炎症,表现为持续性隐痛。需更换生物相容性材料,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双氯芬酸钠。
4、免疫反应牙髓组织对某些抗原物质产生超敏反应,导致血管扩张和炎症介质释放,伴随夜间加重痛。需消除过敏原,严重者需行牙髓摘除术,可选用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物。
建议出现牙痛症状及时就医检查,保持口腔卫生,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