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饱不均可能造成胃损伤。长期不规律饮食容易导致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主要与胃酸分泌紊乱、胃黏膜屏障受损、消化功能失调、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1. 胃酸分泌紊乱空腹时间过长会刺激胃酸过度分泌,而暴饮暴食会加重胃酸对胃黏膜的侵蚀。建议定时定量进餐,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法莫替丁等抑酸药物。
2. 胃黏膜屏障受损饥饿状态下胃黏膜保护层变薄,饱食后胃扩张易造成机械性损伤。日常应避免过硬过烫食物,急性损伤时可使用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瑞巴派特等胃黏膜保护剂。
3. 消化功能失调饮食间隔过长会导致胃肠蠕动紊乱,表现为腹胀、嗳气等症状。建议每餐七分饱,必要时使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促胃肠动力药。
4. 幽门螺杆菌感染饥饱不均人群更易感染幽门螺杆菌,表现为上腹痛、反酸等症状。确诊后需采用四联疗法根除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和质子泵抑制剂。
保持规律饮食节奏,避免过饥过饱,出现持续胃部不适建议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日常可适量食用山药、南瓜、小米粥等养胃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