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通常不是真菌感染引起的,多数情况下与局部创伤、免疫力下降、营养缺乏等因素有关。口腔溃疡主要分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创伤性溃疡等类型,可能表现为口腔黏膜圆形或椭圆形溃疡、疼痛等症状。少数情况下,长期不愈的口腔溃疡可能与真菌感染有关。
口腔溃疡最常见的原因是局部创伤,例如刷牙时用力过猛、牙齿咬伤黏膜或佩戴不合适的假牙摩擦黏膜。免疫力下降时,例如感冒、熬夜或压力过大,口腔黏膜修复能力减弱,容易形成溃疡。维生素B12、铁、叶酸等营养缺乏也可能导致口腔黏膜异常,增加溃疡发生概率。复发性阿弗他溃疡通常表现为黄白色溃疡面,周围有红晕,伴有明显疼痛,一般7-10天可自愈。创伤性溃疡多与机械刺激有关,去除刺激因素后溃疡可较快愈合。
少数情况下,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可能导致口腔菌群失调,引发白色念珠菌感染,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伪膜样病变,刮除后可见充血糜烂面。糖尿病患者或艾滋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时,也可能出现真菌性口腔溃疡,通常伴有口干、味觉异常等症状。这类溃疡往往持续时间较长,常规治疗无效,需要进行真菌涂片或培养确诊。
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预防口腔溃疡,建议使用软毛牙刷轻柔刷牙,避免食用过硬、过烫或辛辣刺激食物。均衡饮食,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鸡蛋等。若溃疡持续两周以上不愈,或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病因。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或曲安奈德口腔软膏等药物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