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的雄激素阻断治疗主要通过抑制睾酮生成、拮抗雄激素受体、阻断肾上腺雄激素合成、抑制雄激素信号传导等途径实现。
1、抑制睾酮生成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如亮丙瑞林、戈舍瑞林,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促黄体生成素,使睾丸停止产生睾酮。这类药物可能导致潮热和骨质疏松。
2、拮抗雄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如比卡鲁胺、恩杂鲁胺可竞争性阻断双氢睾酮与受体结合,抑制肿瘤生长。可能出现疲劳和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3、阻断肾上腺合成阿比特龙通过抑制CYP17A1酶阻断肾上腺雄激素前体合成,常需联用泼尼松。可能引发高血压和低钾血症等代谢紊乱。
4、抑制信号传导新型药物如达洛鲁胺可阻断雄激素受体核转位和DNA结合,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有效。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和跌倒风险增加。
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配合低脂高纤维饮食,适当进行抗阻力运动维持肌肉量,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