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散瞳可以检查眼底,但检查范围有限,可能遗漏周边视网膜病变。散瞳检查能更全面观察眼底结构,主要有检查准确性高、视野覆盖广、病变检出率高、细节辨识度强、动态观察更清晰等优势。
散瞳检查通过药物扩大瞳孔,使医生能够清晰观察视网膜周边部、视神经及黄斑区等结构。这种检查方式特别适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疾病的早期筛查。散瞳后使用检眼镜或眼底相机可获取更完整的眼底图像,对微小出血点、渗出灶的识别率显著提升,尤其对高度近视、中老年人群的眼底健康评估更为必要。
不散瞳检查仅能观察眼底后极部有限区域,适用于初步筛查或随访复查。瞳孔自然状态下受虹膜遮挡,视网膜周边部存在约30%的盲区,可能漏诊视网膜裂孔、周边部出血等病变。儿童、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对散瞳药物过敏等特殊情况需谨慎选择检查方式,但多数常规体检仍建议优先采用散瞳检查。
建议高风险人群每年接受散瞳眼底检查,检查后可能出现短暂畏光、视近模糊,应避免驾驶或精细作业。日常注意控制血糖血压,佩戴防紫外线眼镜保护视网膜,增加深色蔬菜水果摄入补充叶黄素等护眼营养素。出现突然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无论是否散瞳均需完善眼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