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眼睑长白色疙瘩可能是睑腺炎、睑板腺囊肿或脂肪粒等引起的。常见原因主要有细菌感染、油脂分泌异常、代谢废物堆积、过敏反应、病毒感染等。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自行挤压或用药。
1、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侵入睑板腺可能引发急性化脓性炎症,形成局部红肿热痛的白色脓头。早期可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若形成脓肿需眼科医生切开引流。常用抗生素眼膏包括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油脂分泌异常睑板腺功能障碍会导致油脂分泌浓稠堵塞腺管,形成无痛性黄白色睑板腺囊肿。儿童和油性皮肤人群多发,可通过热敷按摩帮助排出淤积油脂。反复发作需检查是否存在蠕形螨感染,必要时行囊肿刮除术。
3、代谢废物堆积表皮细胞更新异常可能在上眼睑形成粟丘疹,表现为针尖大小的白色角质囊肿。与防晒不当或皮肤摩擦有关,一般无须处理,较大颗粒可由医生用无菌针头挑除。日常需注意眼部清洁,避免使用厚重眼霜。
4、过敏反应接触性皮炎可能导致眼睑出现白色丘疹伴瘙痒,常见于化妆品或尘螨过敏。需立即停用可疑产品,冷敷缓解症状,严重时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过敏性结膜炎可能并发滤泡增生,表现为结膜面透明小水泡。
5、病毒感染传染性软疣病毒可引发眼睑珍珠样白色丘疹,具有中央脐凹特征。儿童通过接触传播风险较高,需避免抓挠防止自体接种。临床采用液氮冷冻或刮除治疗,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反复发作。
日常应保持眼部清洁,化妆后彻底卸妆,避免用不洁手部揉眼。饮食注意控制高糖高脂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欧米伽3脂肪酸。出现持续增大、影响视力或伴随红肿热痛的疙瘩,应及时到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明确诊断后规范治疗。切忌自行挑破疙瘩,以免引发眶蜂窝织炎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