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感染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测和实验室指标综合评估。
1、临床表现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抽搐或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婴幼儿可能仅表现为拒食、嗜睡或前囟膨隆。部分特殊病原体感染可能伴随皮疹、关节痛等全身症状,结核性脑膜炎常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
2、脑脊液检查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进行常规生化检测,细菌性感染多表现为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蛋白含量增加及葡萄糖降低。病毒性感染通常显示轻度细胞数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隐球菌感染可见墨汁染色阳性,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静置后可能出现蛛网膜样凝固。
3、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发现脑膜强化、脑水肿、脑积水等间接征象,部分病例可见脑脓肿、硬膜下积脓等病灶。增强MRI对软脑膜炎症的显示优于CT,弥散加权成像有助于早期发现缺血性改变。特殊感染如结核可见基底池渗出,弓形虫感染多表现为多发性环形强化病灶。
4、病原学检测脑脊液培养是细菌性感染的金标准,但阳性率受抗生素使用影响。PCR技术可快速检测病毒DNA/RNA,隐球菌抗原检测对真菌感染具有高特异性。结核感染T-SPOT检测和脑脊液Xpert MTB/RIF检测能提高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率。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罕见病原体筛查具有优势。
5、实验室指标综合评估血常规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细菌感染,降钙素原水平增高与细菌感染程度相关。脑脊液乳酸水平升高多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活性增高对结核性脑膜炎有参考价值。血清C反应蛋白和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检测可辅助判断感染类型。
疑似颅内感染患者需立即就医,在完善检查前避免擅自使用抗生素。确诊后应根据病原学结果选择敏感药物治疗,细菌性感染常用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等,病毒性感染可选用阿昔洛韦,真菌感染需用两性霉素B。治疗期间需监测颅内压变化,警惕脑疝风险,重症患者可能需要脱水降颅压或外科干预。恢复期应加强营养支持,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以改善神经功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