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可通过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共振、心肌活检、血液检查等方式诊断。心肌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代谢异常、药物毒性、长期高血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心律失常等症状。
1、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筛查心肌病的常用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可发现心律失常、心室肥厚等异常。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可能出现QRS波增宽,肥厚型心肌病可见ST-T改变。心电图检查无创快捷,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能直观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是诊断心肌病的核心手段。通过测量心室壁厚度、心腔大小、射血分数等参数,可区分扩张型、肥厚型等心肌病类型。多普勒超声还能评估瓣膜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状态,对病情分级有重要价值。
3、心脏核磁共振心脏核磁共振具有高分辨率优势,能清晰显示心肌纤维化、水肿等微观改变。延迟钆增强扫描可识别心肌瘢痕范围,帮助判断病因和预后。该检查对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等特殊类型诊断意义显著,但费用较高且检查时间长。
4、心肌活检心肌活检通过导管获取心肌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某些特定类型心肌病的金标准。可鉴别淀粉样变性、结节病等浸润性疾病,或检测线粒体异常等代谢缺陷。由于属于有创操作,通常仅在常规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采用,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5、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包括脑钠肽检测反映心功能状态,肌钙蛋白评估心肌损伤程度。基因检测对遗传性心肌病有诊断价值,如肌节蛋白基因突变与肥厚型心肌病相关。此外还需排查甲状腺功能、铁代谢等指标,排除继发性心肌病可能。
确诊心肌病后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心脏功能。出现胸闷气促加重等不适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