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措施主要有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辅助、姿势调整、功能锻炼。
1、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2-3周,选择硬板床并保持腰椎平直。仰卧时膝关节下方垫软枕,侧卧时双腿间夹枕头减轻椎间盘压力。避免久坐、弯腰等加重神经压迫的动作,必要时使用腰围提供外部支撑。
2、物理治疗:
急性期48小时后可进行局部热敷或红外线照射促进血液循环。恢复期采用超短波、中频电刺激等物理疗法缓解肌肉痉挛,配合专业推拿手法松解粘连组织,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
3、药物辅助: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缓解炎症反应,配合甲钴胺营养神经。疼痛剧烈时可短期应用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避免擅自增加药量或延长用药周期。
4、姿势调整:
日常保持腰椎生理曲度,坐位时使用靠垫支撑腰部,电脑屏幕调整至平视高度。搬运重物时采取屈髋下蹲姿势,禁止突然扭转腰部。睡眠选用中等硬度床垫,避免过高枕头导致颈椎前倾。
5、功能锻炼:
症状缓解后逐步进行五点支撑法、飞燕式等腰背肌训练,每组动作维持5-10秒。水中行走、慢速倒走等低冲击运动可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运动强度以不诱发疼痛为度。
日常注意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多摄入富含钙质的乳制品及深绿色蔬菜。避免穿高跟鞋,久坐每40分钟起身活动,咳嗽打喷嚏时扶墙保持脊柱中立位。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下肢肌力下降需及时复查核磁共振,排除严重神经压迫需手术干预的情况。
烟雾病脑血管搭桥手术后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伤口护理、药物管理、饮食调整、康复训练和定期复查。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摩擦。每日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按医嘱定期更换敷料。头部包扎不宜过紧,若出现剧烈疼痛或异常渗出应及时就医。
2、药物管理:
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等预防血栓形成,同时可能需使用尼莫地平改善脑血流。禁止自行调整剂量,出现牙龈出血、黑便等不良反应需立即反馈
3、饮食调整:
术后初期选择低盐低脂流质饮食,逐步过渡至软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菠菜、西兰花等深色蔬菜,适量补充三文鱼、核桃等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及过硬食材。
4、康复训练:
术后2周可开始语言和肢体功能锻炼,从被动关节活动逐步过渡到抓握训练、步行练习等。认知康复可通过拼图、阅读等方式刺激大脑功能。训练强度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出现头晕等不适立即停止。
5、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需进行脑血管造影评估搭桥血管通畅性,后续每3-6个月复查经颅多普勒超声。日常监测血压血糖,控制高压低于140毫米汞柱,空腹血糖维持在6.1毫摩尔每升以下。
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碰撞,睡眠时垫高床头15度促进静脉回流。保持每日30分钟散步等有氧运动,戒烟限酒。家属需协助记录患者精神状态、肢体活动等变化,出现头痛加剧、言语含糊等预警症状需急诊处理。建立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可通过冥想缓解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