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瘙痒可能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湿疹、真菌感染、乳腺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湿护理、抗过敏治疗、外用药物等方式缓解。
1、皮肤干燥气候干燥或频繁清洁可能导致乳头周围皮肤屏障受损,表现为脱屑伴轻微瘙痒。建议使用无添加剂的低敏润肤乳,避免使用碱性沐浴产品,哺乳期女性可在喂奶后涂抹羊毛脂软膏。
2、过敏反应接触化纤内衣、洗衣液残留或新护肤品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出现红斑和刺痒。需更换纯棉内衣并用清水漂洗衣物,严重时可短期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但禁止长期使用激素类药膏。
3、湿疹特应性体质者易在乳头及乳晕区域出现丘疹、渗出等湿疹样改变。可选用他克莫司软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避免抓挠导致苔藓样变。合并渗出时需配合硼酸溶液湿敷。
4、真菌感染念珠菌感染常见于哺乳期或糖尿病患者,表现为边缘清晰的红色斑片伴周围卫星灶。确诊需刮取皮屑镜检,治疗选用克霉唑乳膏或口服氟康唑,同时需控制血糖水平。
5、乳腺疾病佩吉特病等罕见情况可能以顽固性乳头瘙痒为首发症状,伴随乳头糜烂或溢液。需通过乳腺超声、钼靶或病理活检明确诊断,此类情况须立即至乳腺外科就诊。
日常应选择透气棉质内衣并定期更换,洗澡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避免使用含香精的护理产品,瘙痒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皮肤破溃、乳头内陷等改变时,应及时至皮肤科或乳腺专科就诊。哺乳期女性出现症状需排除婴儿口腔真菌感染导致的交叉传染,治疗期间可继续哺乳但需加强乳头清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