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补的牙出现疼痛可能由牙齿敏感、填充材料刺激、牙齿炎症、咬合问题、牙髓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咬合、药物治疗、根管治疗等方式缓解。
1、牙齿敏感:补牙过程中,牙齿表面被磨除部分牙釉质,导致牙本质暴露,外界刺激如冷热食物容易引起疼痛。建议避免食用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使用抗敏感牙膏如舒适达,每天刷牙两次,持续使用2-4周可缓解症状。
2、填充材料刺激:补牙材料如树脂或银汞合金可能对牙髓产生刺激,导致短暂疼痛。这种疼痛通常会在几天内自行缓解。若疼痛持续,建议复诊检查填充材料是否过高或存在其他问题,必要时调整填充高度。
3、牙齿炎症:补牙前牙齿已有炎症,补牙后炎症未完全消退,可能导致疼痛。这种情况通常伴随牙龈红肿或出血。建议使用消炎药物如布洛芬缓释片,每日一次,每次200mg,持续3-5天,同时保持口腔清洁。
4、咬合问题:补牙后咬合面未完全调整到位,导致咀嚼时牙齿受力不均,引起疼痛。建议复诊检查咬合情况,必要时进行咬合调整,使用咬合纸检测高点并进行磨除,确保咬合平衡。
5、牙髓炎:补牙后牙髓受到刺激,可能发展为牙髓炎,表现为持续性疼痛,夜间加重。这种情况需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牙髓,填充根管。根管治疗后需定期复查,必要时进行牙冠修复以保护牙齿。
饮食上应避免过硬、过黏的食物,如坚果、口香糖,以免对补牙部位造成额外压力。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草莓,有助于牙龈健康。适当进行口腔保健运动,如轻轻叩齿,每天2-3次,每次5分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牙齿抵抗力。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每天刷牙两次,饭后漱口,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确保牙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