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酯、氧氟沙星滴耳液、布洛芬、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药物。中耳炎可分为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不同类型用药存在差异,需结合病因及症状选择药物。
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该药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中耳炎,可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青霉素过敏者禁用。需配合医生完成足疗程治疗,避免细菌耐药性产生。
2、头孢呋辛酯作为第二代头孢菌素,对流感嗜血杆菌等中耳炎常见致病菌有效。哺乳期妇女慎用,服药期间禁止饮酒。化脓性中耳炎伴发热时,常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使用。
3、氧氟沙星滴耳液局部用药可直接作用于外耳道及中耳腔,适用于鼓膜穿孔的化脓性中耳炎。使用前需清洁耳道,滴药后保持侧卧数分钟。避免长期使用以防真菌感染。
4、布洛芬用于缓解中耳炎引发的耳痛、头痛症状,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胃肠溃疡患者慎用,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儿童使用时应选择混悬剂型。
5、桉柠蒎肠溶软胶囊黏液溶解剂适用于分泌性中耳炎,可降低中耳积液黏稠度。需整粒吞服避免破坏肠溶衣,餐前半小时服用效果更佳。用药期间建议配合捏鼻鼓气促进积液排出。
中耳炎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应保持耳道干燥避免进水,洗澡时可使用耳塞防护。急性期避免用力擤鼻,乘坐飞机或潜水可能加重病情。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若出现听力明显下降、持续高热或耳后肿胀等症状,需立即复诊评估是否需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