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他性中耳炎部分情况下可以自愈,但多数需要医疗干预。卡他性中耳炎能否自愈主要与病因、症状严重程度、患者年龄等因素相关,常见影响因素有上呼吸道感染未控制、咽鼓管功能障碍、过敏性鼻炎发作、继发细菌感染、儿童腺样体肥大等。
卡他性中耳炎若由轻微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且患者咽鼓管功能正常,通常1-2周内可自行缓解。此时中耳腔积液较少,仅表现为轻度耳闷胀感或听力轻微下降,通过充分休息、多饮水、保持鼻腔通畅等措施有助于加速恢复。但需避免用力擤鼻或潜水等增加中耳压力的行为。
若存在持续性咽鼓管阻塞或继发感染,则难以自愈。常见于过敏性鼻炎急性发作期、鼻窦炎分泌物倒流、儿童腺样体过度肥大压迫咽鼓管开口等情况。患者可能出现明显听力下降、耳痛、耳鸣等症状,中耳积液黏稠且持续时间超过3周,需采用鼻用激素喷雾、口服黏液促排剂、鼓膜穿刺抽液等治疗。儿童患者因咽鼓管发育不完善,自愈概率更低,延误治疗可能影响语言发育。
卡他性中耳炎患者应避免吸烟及接触二手烟,减少辛辣食物摄入以防加重黏膜水肿。日常可进行咀嚼口香糖、打哈欠等动作促进咽鼓管开放,飞行或潜水时注意做好耳压平衡。若症状持续超过10天或出现耳痛、发热等表现,应及时至耳鼻喉科就诊,通过耳内镜、声导抗测试等明确病情,避免发展为粘连性中耳炎或鼓室硬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