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前需注意饮食调整、肠道准备和药物管理,检查时保持放松并配合医生操作。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患者需提前3天开始低渣饮食,避免食用高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检查前一天需进行肠道清洁,通常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或磷酸钠溶液,确保肠道内无残留物。检查当天需空腹,避免进食和饮水。检查过程中,患者需保持侧卧位,放松身体,避免紧张。医生会将肠镜通过肛门插入肠道,观察肠道内壁情况,患者需配合医生的指令,如调整体位或深呼吸。检查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观察是否有腹痛、出血等异常情况。肠镜检查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准备和配合,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通过肠镜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肠道疾病,及时进行治疗,提高治愈率。
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保护眼部、维持体温、补充水分、观察皮肤变化及预防感染。
1、眼部保护:
蓝光照射时需使用专用眼罩遮盖新生儿双眼,避免强光对视网膜造成损伤。眼罩应选择柔软透气的材质,每2小时取下检查眼部是否有红肿或分泌物,同时让眼睛短暂休息。操作前需清洁双手,避免污染眼罩内侧。
2、体温监测:
光疗箱温度需维持在32-34℃,每2小时测量新生儿肛温。体温超过37.5℃时应暂停照射,采取物理降温措施。照射期间新生儿仅穿尿布,身体大部分暴露于蓝光下,需注意箱内外温差,避免因散热过快导致体温过低。
3、水分补充:
蓝光照射会加速水分蒸发,需较正常喂养量增加20%-30%的奶量或母乳。每4小时记录出入量,观察尿量及尿液颜色,出现尿量减少或尿色深黄时需及时报告可遵医嘱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溶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皮肤观察:
每日检查全身皮肤是否出现青铜色改变、红斑或皮疹。光疗期间新生儿可能出现暂时性大便稀绿、皮肤轻微干燥脱屑,属正常现象。若发现皮肤破损或出血点,需立即停止照射并处理创面。
5、感染预防:
光疗设备使用前后需用酒精消毒,接触新生儿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脐部未脱落者每日用碘伏消毒2次,臀部排便后及时清洗并涂抹护臀霜。医护人员操作时需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蓝光照射期间建议母乳喂养以促进胆红素排泄,母亲可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保持新生儿侧卧位与仰卧位交替,每2小时更换体位促进皮肤均匀受光。出院后每日监测皮肤黄染程度,选择自然光线充足处观察,避免阳光直射眼睛。定期复查胆红素值,若发现嗜睡、拒奶等异常表现需立即就医。居家护理时注意维持室温26-28℃,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