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高血糖应注意控制饮食、规律运动、监测血糖、遵医嘱用药和预防并发症。高血糖可能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引起,长期未控制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等。
1、控制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等粗粮,限制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可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西蓝花、菠菜等蔬菜,有助于延缓糖分吸收。避免高糖水果如荔枝、龙眼,可选择苹果、梨等含糖量较低的水果。
2、规律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太极拳等。运动时间建议安排在餐后1小时,避免空腹运动导致低血糖。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随身携带糖果以防低血糖发生。合并心血管疾病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运动方案。
3、监测血糖使用血糖仪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记录血糖变化趋势,就医时提供给医生参考。出现头晕、心悸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检测。每3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4、遵医嘱用药按时服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注射胰岛素者需掌握正确注射方法,轮换注射部位。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如二甲双胍可能引起胃肠不适。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药物失效或过量。
5、预防并发症每年进行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等并发症筛查。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预防糖尿病足。控制血压和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出现手脚麻木、视力模糊等症状及时就医。
老人高血糖日常需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减少心血管负担。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影响血糖。家属应协助老人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定期陪同就医复查。注意保暖,预防感染诱发血糖波动。外出时随身携带糖尿病识别卡和应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