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可能由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力低下、性生活频繁、糖尿病等因素引起。尿路感染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发热、腰痛等全身症状。
1、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尿路感染最常见的原因,大肠杆菌是最主要的致病菌。细菌通过尿道口进入尿路,在膀胱或肾脏繁殖,引发炎症反应。女性由于尿道较短,更容易发生细菌上行感染。保持会阴清洁、多喝水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
2、尿路梗阻尿路梗阻会导致尿液滞留,增加感染风险。常见梗阻原因包括前列腺增生、尿路结石、肿瘤压迫等。尿液滞留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有利环境,容易引发反复感染。解除梗阻是预防感染复发的关键。
3、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低下人群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艾滋病患者、老年人等免疫力较差,对细菌的防御能力降低。这类患者感染后症状可能不典型,但更容易发展为严重感染。
4、性生活频繁性生活可能将细菌带入尿道,特别是女性在性生活后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性交时机械摩擦可能导致尿道黏膜轻微损伤,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建议性生活后排尿,有助于冲洗尿道。
5、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尿液中糖分增加,为细菌生长提供了良好培养基。同时糖尿病可能导致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受损,增加感染风险。控制血糖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预防尿路感染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憋尿,多喝水增加尿量。女性应注意性生活卫生,经期及时更换卫生用品。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出现尿路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导致细菌耐药。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需进一步检查排除潜在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