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视网膜静脉阻塞可通过控制基础疾病、改善生活习惯、定期眼科检查、避免眼部外伤及合理用药等方式实现。视网膜静脉阻塞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全身性疾病相关,也可能由血液高凝状态或眼部局部因素诱发。
1、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重要危险因素。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糖药如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调脂药如阿托伐他汀钙片。保持血压低于140/90mmHg,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2.6mmol/L。合并肾病或心血管疾病者需更严格达标。
2、改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管内皮损伤。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增加深色蔬菜水果摄入,补充叶黄素和omega-3脂肪酸。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久坐超过90分钟,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kg/m²范围内。
3、定期眼科检查4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进行散瞳眼底检查,糖尿病患者每半年检查一次。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早期发现视网膜血管异常。青光眼患者需监测眼压,避免使用可能升高眼压的药物如硫酸阿托品滴眼液。高度近视者需警惕视网膜血管变形风险。
4、避免眼部外伤从事高风险活动时佩戴防护眼镜,防止眼球钝挫伤导致血管机械性阻塞。避免用力揉眼或压迫眼球,特别是已有视网膜血管病变者。整形手术需谨慎选择注射填充部位,防止材料栓塞眼动脉。控制剧烈咳嗽或呕吐,减少胸腔压力骤变对眼静脉的影响。
5、合理用药管理长期服用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者需监测凝血功能,必要时更换避孕方式。肿瘤患者使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雷珠单抗注射液时,需评估血栓风险。血液病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时需维持血红蛋白在100-120g/L。手术前后需评估抗凝方案,平衡出血与血栓风险。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预防需采取综合措施。日常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每20分钟远眺20秒。保持充足睡眠,每日7-8小时。出现突发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或闪光感应立即就医。已发生阻塞者需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或接受视网膜激光治疗。定期复查眼底情况,及时发现新生血管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