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阑尾炎的症状表现主要有腹痛、发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儿童阑尾炎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右下腹压痛、反跳痛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1、腹痛儿童阑尾炎早期表现为脐周或上腹部隐痛,逐渐转移至右下腹并转为持续性疼痛。疼痛可能因活动或咳嗽加重,患儿常蜷缩身体以缓解不适。家长需注意观察疼痛位置变化,避免误判为胃肠炎。若腹痛持续超过6小时且固定于右下腹,需高度警惕阑尾炎可能。
2、发热患儿体温通常升至38℃左右,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可能出现高热。发热多出现在腹痛之后,与炎症反应程度相关。家长应定时监测体温,避免盲目使用退热药掩盖病情。持续发热伴寒战可能提示阑尾穿孔,需紧急就医。
3、食欲减退绝大多数患儿出现明显厌食,拒绝进食甚至厌恶平时喜爱的食物。这种症状与腹腔炎症刺激神经反射有关,可能早于其他典型症状出现。家长不应强迫进食,可尝试提供少量流质饮食,同时记录症状变化。
4、恶心呕吐约80%患儿伴随恶心呕吐,早期多为反射性呕吐,后期因肠麻痹可能呕吐胆汁样物。呕吐物性状和频率有助于判断病情进展。家长需保持患儿侧卧位防误吸,记录呕吐次数和量,就医时向医生详细描述。
5、腹泻或便秘部分患儿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婴幼儿多见腹泻,年长儿可能便秘。腹泻多为少量黏液便,与盆腔积液刺激直肠有关。家长需区分感染性腹泻,观察是否伴有里急后重感。便秘患儿禁用泻药,以免诱发阑尾穿孔。
家长发现儿童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卧床休息,避免按压腹部。可暂时禁食4-6小时观察症状变化,但无须等待所有典型症状出现。就医前不要自行使用止痛药、抗生素或热敷腹部,这些措施可能干扰诊断。确诊后轻症可采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保守治疗,但多数需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需遵医嘱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普食,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