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患者出现消瘦通常是疾病进展的表现,不属于正常现象。急性胰腺炎可能导致消化功能受损、营养吸收障碍或代谢紊乱,进而引发体重下降。
急性胰腺炎发作时,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减少或异常激活,导致食物中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无法被充分分解吸收。患者常伴有持续性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进食量显著减少。同时炎症反应会加速机体能量消耗,造成负氮平衡。这类情况下的体重下降往往在1-2周内可达原体重的5-10%,且多伴随肌肉萎缩和皮下脂肪减少。
部分重症胰腺炎患者可能并发胰腺坏死或假性囊肿,这些并发症会持续影响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长期胰酶分泌不足可导致脂肪泻,粪便中出现未消化的脂肪滴。胰岛细胞受损还可能引发继发性糖尿病,进一步加重代谢紊乱。这类患者的消瘦往往呈现渐进性,每月体重下降可能超过3公斤,且常规饮食调节难以改善。
建议急性胰腺炎患者定期监测体重变化,恢复期选择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等,少量多餐进食。可遵医嘱补充胰酶肠溶胶囊等消化酶制剂,必要时进行营养风险评估。若体重持续下降超过1个月或伴有发热、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复查腹部CT排除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