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疼痛通常出现在右下腹。阑尾位于人体右下腹髂窝处,连接盲肠末端,体表投影点在麦氏点。女性阑尾炎症状与男性相似,主要有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食欲减退等表现。妊娠期女性可能因子宫增大导致阑尾位置偏移,但疼痛仍以右侧为主。
1、典型位置阑尾根部固定于盲肠后内侧壁,体表投影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三分之一处,即麦氏点。疼痛初期多表现为上腹或脐周隐痛,6-8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并持续加重。触诊时可出现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结肠充气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
2、妊娠期变异妊娠中晚期子宫增大可使阑尾向右上腹移位,疼痛位置可能抬高至右肋弓下或右腰部。但压痛最明显处仍在右侧,需与胆囊炎、肾盂肾炎鉴别。超声检查受肠气干扰较大,MRI是安全可靠的影像学选择。
3、特殊体型影响内脏反位者阑尾位于左下腹,但发生率极低。肥胖患者腹壁脂肪可能掩盖典型压痛,需结合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检查。盆腔位阑尾炎可能刺激膀胱或直肠,出现排尿疼痛或里急后重感。
4、鉴别诊断右侧输卵管炎、卵巢囊肿蒂扭转、异位妊娠破裂等妇科急症易与阑尾炎混淆。妇科检查可见阴道分泌物异常、宫颈举痛,超声显示附件区包块或积液。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疼痛范围较广且无固定压痛点。
5、并发症警示阑尾穿孔后腹痛可能暂时减轻,但随后出现全腹膜炎伴高热寒战。盆腔脓肿形成时直肠指检可触及波动性包块,需紧急手术引流。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但病情进展更快。
怀疑阑尾炎时应禁食禁水,避免使用止痛药掩盖症状。术后恢复期需逐步过渡饮食,从流质到半流质约需3-5天。日常注意规律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保持排便通畅有助于预防阑尾管腔阻塞。急性发作期间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阑尾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