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倒颅内出血需根据出血量及部位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有卧床休息、药物控制、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穿刺引流术、康复训练等。建议立即就医,由神经外科医生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方案。
1、卧床休息少量硬膜外出血或脑挫裂伤患者需绝对卧床2-4周,头部抬高15-30度。监测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此阶段需限制液体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使用镇静药物减少脑耗氧。
2、药物控制急性期可静脉滴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配合呋塞米脱水治疗。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适用于凝血功能障碍者,尼莫地平可预防脑血管痉挛。疼痛明显时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禁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
3、开颅血肿清除术适用于幕上出血量超过30毫升或幕下超过10毫升,伴中线移位超过5毫米者。传统骨瓣开颅可彻底清除血肿并止血,术中同步进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需预防癫痫发作,常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控制。
4、微创穿刺引流术针对基底节区或丘脑出血,采用立体定向技术置入引流管。配合尿激酶溶解血块,分次引流降低颅压。该方法创伤小,但需严格无菌操作,术后每日引流液量不超过50毫升为宜。
5、康复训练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高压氧治疗促进神经修复。肢体功能障碍者需进行Bobath技术训练,言语障碍采用Schuell刺激疗法。认知康复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训练,配合经颅磁刺激改善神经可塑性。
颅内出血恢复期需保持每日2500毫升饮水量,食用高蛋白低盐饮食,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高空作业,定期复查头颅CT。出现头痛加剧、呕吐或嗜睡等表现时需立即返院。家属应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预防跌倒等二次伤害,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