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细菌性尿道炎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排尿灼痛、尿液浑浊及下腹隐痛,严重时可出现血尿或发热。细菌性尿道炎主要由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需通过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确诊。
1、尿频尿急尿道黏膜受细菌刺激后会出现排尿次数显著增加,每次尿量减少,伴有持续排尿感。夜间症状可能加重,影响睡眠质量。这种情况与膀胱过度活动症不同,通常伴随其他感染体征。
2、排尿灼痛排尿时尿道口烧灼感是典型表现,尤其在尿液排出初期疼痛明显。炎症导致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尿液经过时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疼痛。症状在排尿结束后可能持续数分钟。
3、尿液异常感染后尿液常呈现浑浊状态,静置后可能出现絮状沉淀。部分患者尿液带有明显异味,严重时可见肉眼血尿。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酯酶阳性、亚硝酸盐阳性等异常指标。
4、下腹不适约半数患者会出现耻骨上区钝痛或坠胀感,在排尿后可能暂时缓解。这种疼痛与膀胱三角区炎症刺激有关,需与盆腔炎等妇科疾病进行鉴别。按压膀胱区可能诱发疼痛加重。
5、全身症状免疫力较低者可能出现低热、乏力等全身反应,提示感染可能已累及上尿路。若出现寒战、高热伴腰酸痛,需警惕急性肾盂肾炎的发生,此时血常规检查常显示白细胞升高。
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促进排尿冲刷尿道,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症状。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保持会阴清洁,性生活后及时排尿有助于预防复发。出现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时,应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通过尿培养确定致病菌后,医生可能开具磷霉素氨丁三醇、呋喃妥因或头孢克肟等敏感抗生素。治疗期间禁止饮酒并完成全程用药,避免细菌耐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