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可通过中药内服、针灸疗法、穴位贴敷、推拿按摩、拔罐疗法等方式治疗。鼻窦炎通常由外感风寒、肺脾气虚、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肾阳不足等原因引起。
1、中药内服中药内服是中医治疗鼻窦炎的常用方法,根据辨证分型选择不同方剂。风寒型可用辛夷清肺饮,肺脾气虚型可用补中益气汤,肝胆湿热型可用龙胆泻肝汤。中药需由中医师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配伍,避免自行用药。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胃肠不适,需饭后温服。
2、针灸疗法针灸通过刺激迎香穴、印堂穴等特定穴位改善鼻腔通气。临床常采用毫针针刺配合电针治疗,每周进行数次。针灸可能引起局部酸胀感,凝血功能障碍者慎用。治疗期间需注意保暖,避免冷风直吹面部。
3、穴位贴敷将白芥子、细辛等药物研末调敷于大椎穴、肺俞穴等部位。贴敷时间控制在数小时内,皮肤敏感者可能出现红疹。夏季三伏天进行穴位贴敷可增强疗效,但孕妇及皮肤破损者禁用。
4、推拿按摩以拇指按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配合开天门手法疏通经络。每日可重复进行数次,力度以耐受为度。推拿前需清洁双手,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鼻黏膜损伤。儿童患者需由专业人员操作。
5、拔罐疗法在背部膀胱经走罐可祛除体内湿邪,留罐时间不超过数分钟。拔罐后可能出现局部淤血,体质虚弱者不宜频繁进行。治疗期间应避免冷水浴,保持治疗部位皮肤清洁干燥。
中医治疗鼻窦炎期间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生冷辛辣食物,适量食用山药、百合等健脾益肺食材。保持规律作息,进行八段锦等传统养生运动增强体质。鼻腔可用生理盐水冲洗,但不可过度用力擤鼻。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等表现,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必要时配合西医治疗。治疗期间戒烟限酒,注意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粉尘等刺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