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结石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切除、饮食调整、碱化尿液及局部护理等方式消除。痛风结石主要由尿酸钠结晶沉积形成,常见于关节及周围组织。
1、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可抑制尿酸生成,苯溴马隆片可促进尿酸排泄。急性发作期可使用秋水仙碱片或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需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避免自行调整药量。
2、手术切除对于直径超过2厘米或严重压迫神经血管的结石,可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或开放手术清除。术后需配合药物控制尿酸,防止复发。手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合并感染的病例。
3、饮食调整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适量增加低脂乳制品、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避免酒精及含糖饮料,减少果糖对尿酸代谢的干扰。
4、碱化尿液口服碳酸氢钠片或枸橼酸钾颗粒可使尿液pH值维持在6.2-6.9,增加尿酸溶解度。需监测尿pH值避免过度碱化,合并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5、局部护理急性期可冷敷患处减轻肿胀,慢性期避免关节外伤。穿着宽松鞋袜减少结石部位摩擦,进行低强度关节活动维持功能。皮肤破溃时需消毒处理预防感染。
痛风结石消除后需长期维持血尿酸低于300μmol/L,每日保持规律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关节损伤。定期复查肾功能及关节超声,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基础疾病。建立低嘌呤饮食习惯,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食谱,必要时补充维生素C帮助尿酸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