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膜炎主要表现为眼部异物感、充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可通过人工泪液、抗过敏药物、抗生素滴眼液等方式治疗。慢性结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畏光、眼睑沉重感等表现。
1、人工泪液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等适用于干眼或环境刺激导致的慢性结膜炎。这类药物能润滑眼表,缓解异物感和充血症状,使用时需避开角膜接触镜。过敏体质者需确认成分安全性。
2、抗过敏药物色甘酸钠滴眼液、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等可抑制组胺释放,适用于过敏性慢性结膜炎。患者常伴有季节性发作史或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症状加重,用药期间需避免揉眼。
3、抗生素滴眼液细菌性慢性结膜炎可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此类患者分泌物多呈黄绿色黏稠状,可能伴随睑缘炎。用药前需清洁眼睑,避免与其他滴眼液混用。
4、冷敷护理非感染性慢性结膜炎可通过冷敷减轻充血和肿胀。将清洁纱布浸冷水后敷于闭合的眼睑5-8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注意避免温度过低导致冻伤,冷敷后及时擦干皮肤。
5、环境控制减少烟雾、风沙等刺激源接触,使用空气加湿器维持湿度。长期用眼者需遵循20-20-20法则,每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20秒。隐形眼镜佩戴者应缩短佩戴时长或更换为框架眼镜。
慢性结膜炎患者应保持眼睑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睫毛根部。饮食中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视力下降、剧烈疼痛需及时眼科就诊,避免自行长期使用含激素眼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