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膜炎主要表现为眼部充血、分泌物增多及异物感,可通过人工泪液、抗过敏药物、抗生素滴眼液、冷敷及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疾病通常由细菌感染、过敏反应、干眼症、环境刺激或睑缘炎等因素引起。
1、人工泪液人工泪液适用于干眼症诱发的慢性结膜炎,可缓解眼表干燥和摩擦感。常用聚乙烯醇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等,能模拟天然泪液成分形成保护膜。使用时需避开角膜接触镜佩戴时段,每日多次点眼维持湿润效果。长期使用应选择不含防腐剂剂型。
2、抗过敏药物过敏性结膜炎需使用奥洛他定滴眼液、氮卓斯汀滴眼液等组胺受体拮抗剂,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这类药物能快速缓解眼痒和水肿,但可能引起短暂视物模糊。季节性发作前两周预防性用药效果更佳,需避免与角膜接触镜直接接触。
3、抗生素滴眼液细菌性结膜炎常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需持续7-10天直至症状完全消失,过早停药易导致复发。使用前应清洁眼睑边缘分泌物,滴药后按压泪囊区减少全身吸收。耐药菌感染需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方案。
4、冷敷冷敷适用于急性发作期的充血肿胀,通过血管收缩减轻炎症反应。将无菌纱布浸冷藏生理盐水后敷于闭合眼睑,每次10分钟每日3次。需注意避免冻伤和交叉感染,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环境干燥时可配合蒸汽熏眼维持睑板腺功能。
5、手术治疗顽固性病例可能需行睑板腺热脉动治疗或泪小点栓塞术。前者通过加热按压改善油脂分泌,后者减少泪液流失增强眼表湿润度。术后需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长期维持人工泪液辅助。合并严重干眼时需考虑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
慢性结膜炎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用眼和隐形眼镜佩戴,保持居室湿度在40%-60%。饮食增加深海鱼类和深色蔬菜摄入,补充维生素A和欧米伽3脂肪酸。定期复查评估角膜状况,出现视力下降或剧烈疼痛需立即就医。注意区分过敏性结膜炎与感染性结膜炎的护理差异,前者需重点防尘螨,后者强调个人用品消毒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