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霉菌感染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使用抗真菌药物、调整饮食、增强免疫力、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口腔霉菌感染通常由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糖尿病控制不佳、口腔假牙不适配、吸烟酗酒等原因引起。
1、保持口腔卫生每日使用软毛牙刷清洁口腔,避免损伤黏膜。饭后用温盐水漱口,减少真菌滋生环境。假牙佩戴者需每日拆卸清洗,浸泡在专用消毒液中。婴幼儿可用无菌纱布蘸温水轻柔擦拭口腔。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餐具等个人物品。
2、使用抗真菌药物制霉菌素含漱液可直接作用于口腔黏膜抑制真菌繁殖。氟康唑片适用于广泛性感染,需遵医嘱按疗程服用。克霉唑口腔贴片能局部缓释药物成分,黏附于患处持续起效。严重感染者可能需要两性霉素B静脉给药。用药期间须监测肝功能,禁止自行增减药量。
3、调整饮食减少精制糖分摄入,避免促进白色念珠菌生长。适量食用无糖酸奶补充益生菌,维持口腔菌群平衡。选择温凉的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减轻进食疼痛。避免辛辣、酸性等刺激性食物加重黏膜损伤。长期卧床患者需保持足够蛋白质摄入促进组织修复。
4、增强免疫力保证每日7-8小时优质睡眠,避免熬夜导致免疫抑制。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控制血糖稳定,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补充维生素A、C、E及锌元素,促进黏膜修复。艾滋病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
5、定期复查治疗结束后需随访观察1-2周,确认无复发迹象。长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者应定期口腔检查。放疗患者每3个月评估口腔黏膜状态。出现舌苔增厚、灼痛等症状需及时复诊。免疫功能缺陷者建议每半年进行预防性口腔筛查。
口腔霉菌感染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维持唾液分泌。饮食选择蒸煮等温和烹饪方式,避免过硬食物摩擦创面。吸烟者必须戒烟,减少烟草对口腔黏膜的化学刺激。佩戴义齿者夜间需取出清洁,给予黏膜休息时间。婴幼儿喂养后要喂少量温水清洁口腔,哺乳器具需每日高温消毒。若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发热、吞咽困难等表现,应立即到口腔科或感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