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和后遗症,主要包括干眼症、夜间眩光、角膜感染、角膜扩张、视力回退等。
1、干眼症:
近视手术会暂时性破坏角膜神经,导致泪液分泌减少。术后3-6个月内约30%患者会出现眼睛干涩、异物感等症状。可通过人工泪液缓解,多数患者在角膜神经修复后症状逐渐消失。
2、夜间眩光:
角膜切削可能改变光线折射,导致夜间视物时出现光晕、星芒现象。这种情况在瞳孔较大的患者中更为明显,通常需要3-6个月适应期,严重者可考虑佩戴防眩光眼镜。
3、角膜感染:
术后角膜处于修复期,存在细菌或病毒感染风险。表现为眼红、眼痛、视力急剧下降,需立即就医。规范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可有效预防,发生率约为0.1%-0.3%。
4、角膜扩张:
极少数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角膜变薄膨出,多见于角膜基质保留过薄者。表现为视力持续下降和不规则散光,需通过角膜交联术或移植手术干预,发生率低于0.05%。
5、视力回退:
青少年患者或术后过度用眼可能导致屈光回退。18岁以上患者正规手术后的回退率约5%-10%,可通过二次手术或佩戴眼镜矫正,但需间隔至少1年以上。
术后需严格遵医嘱使用眼药水,避免揉眼和游泳1个月。建议术后1周内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每用眼30分钟休息5分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适当进行乒乓球等调节焦距的运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按时复查角膜地形图和眼压,出现异常视力波动或持续眼痛需及时就诊。高度近视患者即使手术后仍需每年检查眼底,预防视网膜病变风险。
前置胎盘36周剖腹产风险相对可控,但需个体化评估。风险程度主要与胎盘位置、出血量、子宫收缩力、胎儿成熟度及合并症等因素相关。
1、胎盘位置:
完全性前置胎盘覆盖宫颈内口,术中出血风险显著高于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附着子宫下段肌层薄弱,剥离面血窦开放可能导致难以控制的渗血,需备足血制品并做好子宫动脉栓塞准备。
2、出血量:
术中平均出血量可达1500-3000毫升,约为普通剖宫产的3倍。胎盘植入患者可能出现致命性产后出血,需提前制定多学科协作方案,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术控制出血。
3、子宫收缩力:
子宫下段肌纤维分布稀疏,胎盘剥离后收缩力差易导致宫缩乏力。可预防性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等宫缩剂,术中采用B-Lynch缝合等外科止血技术增强子宫收缩。
4、胎儿成熟度:
36周胎儿肺成熟度存在个体差异,需通过羊水穿刺检测卵磷脂/鞘磷脂比值确认。早产儿可能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建议产前完成促胎肺成熟治疗,新生儿科团队需全程待命。
5、合并症影响:
合并胎盘植入、妊娠期高血压或贫血会显著增加手术风险。术前需完善MRI评估胎盘浸润深度,纠正血红蛋白至100g/L以上,控制血压在安全范围。
建议术前2周起避免剧烈活动并禁欲,每日左侧卧位休息6小时以上。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剂,推荐牛肉、猪肝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自数胎动每日3次,发现阴道流血或宫缩频繁需立即就诊。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需有专人陪护,观察恶露量及子宫复旧情况,6周内禁止盆浴和重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