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中暑的症状主要有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干燥、烦躁不安、头痛头晕、意识模糊等。中暑是儿童在高温环境下因体温调节功能失衡导致的急性热损伤,需及时识别和处理。
1、体温升高小儿中暑时核心体温可能快速超过38摄氏度,严重时可达到40摄氏度以上。体温升高是中暑最典型的症状,与散热功能障碍有关。患儿可能出现面色潮红、呼吸急促,触摸皮肤有灼热感。此时需立即将患儿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帮助散热,用温水擦拭身体降温。
2、皮肤发红干燥中暑患儿常见皮肤发红发热且干燥无汗,这是汗腺功能衰竭的表现。初期可能伴有大量出汗,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汗闭现象。检查时可发现患儿皮肤温度明显升高,弹性下降。需要避免使用酒精擦拭,应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同时补充适量淡盐水。
3、烦躁不安患儿可能出现异常哭闹、易激惹等神经系统症状,这与脑细胞对高温敏感有关。部分患儿会表现为精神萎靡、反应迟钝。高温导致脑血流改变和脑水肿可能引起这些症状。应将患儿置于安静环境,避免强光刺激,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变化。
4、头痛头晕中暑患儿常主诉头痛或表现出行走不稳、拒绝站立等头晕症状。这与高温引起的脑血管扩张和脑供血不足有关。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前庭系统症状。处理时应让患儿平卧,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避免突然改变体位。
5、意识模糊严重中暑患儿可能出现嗜睡、谵妄、抽搐甚至昏迷等意识障碍,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这是热射病的典型表现,需立即就医。在等待医疗救助时,应持续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使用镇静药物。
预防小儿中暑需注意避免高温时段外出,穿着透气衣物,保证充足饮水。家长应学会识别早期症状,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降温措施。对于出现意识改变、持续高热或抽搐的患儿,必须立即送医治疗。日常应教育儿童识别自身不适,在炎热环境中定时休息补水,避免将儿童单独留在密闭车厢等高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