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厥和痫性发作不完全相同,但存在关联。惊厥是肌肉强直或阵挛性抽搐的临床表现,可由高热、代谢异常等多种原因引发;痫性发作特指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发作性症状,是癫痫的核心表现。两者在症状上可能相似,但病因和机制存在差异。
1、定义差异惊厥指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收缩,表现为肢体抽动、意识丧失等,常见于儿童高热、电解质紊乱等情况。痫性发作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同步放电导致的短暂功能障碍,需通过脑电图异常放电确认,可分为全面性发作和局灶性发作两类。
2、病因区别惊厥多由非神经系统因素触发,如6个月至5岁儿童的高热惊厥、低钙血症、低血糖等。痫性发作则与脑部结构性异常相关,包括脑损伤、肿瘤、遗传性癫痫综合征等,部分病例病因不明。
3、发作特征典型惊厥多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持续时间短于15分钟,24小时内无重复发作。痫性发作形式多样,可能表现为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等,具有反复性和刻板性特征,发作间期脑电图可见痫样波。
4、诊断标准惊厥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诱因排查,血生化检查常有异常发现。痫性发作需满足国际抗癫痫联盟诊断标准,包括至少两次非诱发性发作史,或一次发作伴脑电图特异性改变及未来再发高风险。
5、处理原则单纯热性惊厥以病因治疗和预防复发为主,通常无须长期用药。痫性发作确诊后需规范抗癫痫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等,部分难治性癫痫需考虑手术评估。
出现不明原因抽搐时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记录发作细节并及时就医。日常需避免诱因如睡眠剥夺、闪光刺激等,规律服药者须遵医嘱监测血药浓度。儿童反复惊厥或成人首次发作均需神经科专科评估,排除潜在神经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