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酮体阳性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药物治疗、监测血糖、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尿酮体阳性通常由饥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脂饮食、剧烈运动、妊娠反应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长期饥饿或极端低碳水饮食可能导致脂肪分解产生酮体。建议每日摄入适量碳水化合物,选择全谷物、薯类等低升糖指数食物,避免长时间空腹。妊娠期女性需保证每日至少摄入150克碳水化合物。
2、补充水分脱水会浓缩尿液中酮体浓度。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可分次少量饮用。糖尿病患者出现酮症时更需及时补液,可选择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帮助酮体从尿液排出。
3、药物治疗糖尿病酮症需立即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常用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等速效胰岛素。严重酸中毒患者可能需要静脉输注碳酸氢钠纠正酸碱平衡,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发现尿酮体阳性时,应每2-4小时检测指尖血糖。若血糖超过13.9mmol/L且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提示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需立即就医。血糖仪检测结果异常时应复核静脉血糖。
5、就医检查持续尿酮体阳性伴腹痛、深大呼吸等症状,需急诊检测动脉血气、血酮体等指标。孕妇出现顽固性酮尿可能提示妊娠剧吐,需住院补液治疗。儿童出现酮尿伴发热需排除代谢性疾病。
发现尿酮体阳性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停止饮酒,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糖尿病患者需检查胰岛素注射部位是否有硬结,定期校准血糖仪。备孕女性出现酮尿建议检测甲状腺功能。日常可准备尿酮体试纸进行自我监测,但检测结果异常时须及时就医而非自行用药。长期生酮饮食者应每3个月检查肝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