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可通过休息制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封闭注射、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腱鞘炎通常由劳损、外伤、感染、风湿性疾病、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急性期需停止引发疼痛的活动,使用支具固定患指或腕关节。拇指腱鞘炎可采用拇指人字形石膏固定,腕部腱鞘炎可用腕关节支具限制活动。制动时间一般为2-4周,期间可配合冷敷减轻肿胀。日常避免重复抓握、打字等动作,烹饪时改用轻便厨具。
2、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缓解炎症疼痛,塞来昔布胶囊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或局部涂抹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风湿性因素引起者需配合甲氨蝶呤片控制原发病。药物使用期间需监测胃肠反应及肝肾功能。
3、物理治疗超声波治疗能促进腱鞘积液吸收,选择3MHz频率每日照射8分钟。冲击波治疗适用于慢性期,每周2次共4-6次疗程。恢复期可进行蜡疗配合手指屈伸训练,水温维持在50-55℃。居家可用40℃左右温水浸泡患处,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4、封闭注射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狭窄性腱鞘炎,可在超声引导下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与利多卡因混合液。注射后24小时内避免沾水,每月不超过1次,全年不超过3次。糖尿病患者需提前监测血糖,注射后观察是否出现皮下组织萎缩等不良反应。
5、手术治疗反复发作的腱鞘炎需行腱鞘切开减压术,采用局部麻醉下小切口切开腱鞘狭窄环。术后第二天开始被动活动训练,2周后拆线并逐步恢复抓握功能。先天性腱鞘狭窄患儿需行腱鞘成形术,术后需佩戴矫形支具3个月。
腱鞘炎患者日常应控制每日手机使用时间,工作期间每小时活动手腕5分钟。可练习握力球训练,从每日50次逐步增加至200次。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6和欧米伽3脂肪酸,适量食用三文鱼、核桃等食物。冬季注意手部保暖,洗碗时佩戴橡胶手套。若出现晨僵超过1小时或关节变形,需警惕合并类风湿关节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