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新生儿鹅口疮可通过局部用药、口腔护理、母乳喂养调整等方式治疗。鹅口疮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免疫力低下、口腔卫生不良等原因引起。
1、局部用药:鹅口疮的治疗首选局部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混悬液10万单位/ml,每日3-4次涂抹患处、克霉唑口腔贴片每日1次,贴于患处、咪康唑凝胶每日2次涂抹。这些药物能有效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缓解症状。
2、口腔护理:保持新生儿口腔清洁是预防和治疗鹅口疮的重要措施。可使用无菌棉签蘸取温开水轻轻擦拭口腔黏膜,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清洁剂。每次喂奶后用清水清洁口腔,减少细菌滋生。
3、母乳喂养调整:母乳喂养时,母亲需注意乳头清洁,避免交叉感染。可在喂奶前后用温水清洗乳头,保持干燥。若母亲患有真菌感染,需同时治疗,避免反复感染新生儿。
4、环境改善:保持新生儿生活环境清洁干燥,定期消毒奶瓶、奶嘴等用品。避免使用潮湿的毛巾或衣物,减少真菌滋生的机会。室内湿度控制在40%-60%,温度保持在22-26℃。
5、增强免疫力:适当增加新生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增强免疫力。确保新生儿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提高抵抗力。
饮食上,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无需额外补充,配方奶喂养的需确保奶具清洁。护理时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口腔状况,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