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结石可通过大量饮水、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取石等方式治疗。尿结石可能由饮水不足、高盐高蛋白饮食、代谢异常、尿路感染、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3升,增加尿液生成有助于冲刷尿路,促进小结石排出。饮水时注意均匀分布,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4mg/次,每日一次、双氯芬酸钠栓剂50mg/次,每日两次、枸橼酸钾颗粒2g/次,每日三次。这些药物可松弛输尿管、缓解疼痛、调节尿液酸碱度。
3、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
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将结石击碎,碎石随尿液排出。治疗过程无创,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疗。
4、手术取石:包括经皮肾镜取石术和输尿管镜取石术。前者适用于较大肾结石,后者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手术可直视下取出结石,效果确切。
5、预防复发: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盐高蛋白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比例。定期进行尿液检查和泌尿系超声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结石。
尿结石患者应保持每日饮水量在2-3升,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摄入,避免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巧克力等。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促进新陈代谢。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尿路感染。定期复查,监测结石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