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呼吸时喉咙出现呼哧声可能与气道阻塞、慢性疾病或感染有关,需排查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衰或喉部异常。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
1. 慢性气道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常见诱因,气道炎症导致黏液分泌增多形成哮鸣音。肺功能检查可确诊,需长期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配合糖皮质激素吸入。老年哮喘患者可能出现类似症状,夜间加重时需使用孟鲁司特钠。
2. 心血管因素
心功能不全引发肺淤血时,肺泡渗出液产生湿啰音。这种情况需要利尿剂呋塞米减轻心脏负荷,同时服用培哚普利改善心功能。监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每日称重控制液体摄入量。
3. 感染性病变
急性喉炎或支气管炎会产生炎性渗出物,听诊可闻及固定性干啰音。细菌感染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配合乙酰半胱氨酸化痰。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饮水1500ml稀释痰液。
4. 结构异常
喉部息肉或声带麻痹导致气流通过狭窄部位产生异常音响。电子喉镜检查能明确诊断,小型息肉可激光切除,严重者需气管切开术。术后发声训练每周3次,避免辛辣食物刺激。
5. 神经肌肉病变
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影响喉肌协调性,造成喘鸣样呼吸。多巴胺类药物改善运动功能,配合呼吸肌训练。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使用加湿器减少气道刺激。
老人出现持续性呼吸杂音需在24小时内就诊,特别伴随紫绀或意识改变时立即急诊。完善胸部CT和血气分析,居家备好便携式血氧仪监测。日常避免接触油烟、冷空气等刺激因素,慢阻肺患者应每年接种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