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泌尿系肿瘤可以通过B超进行初步筛查,但确诊仍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B超是一种无创、便捷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发现泌尿系统的结构异常,如肾脏、膀胱、输尿管等部位的占位性病变,但对于肿瘤的性质和分期判断有限。泌尿系肿瘤的常见类型包括肾癌、膀胱癌、输尿管癌等,其病因可能与遗传、环境、吸烟、化学物质暴露等因素有关。治疗方法根据肿瘤类型和分期不同,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提高预后的关键。
1、泌尿系肿瘤的病因分析
泌尿系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遗传因素中,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增加患癌风险,如VHL基因突变与肾癌相关。环境因素包括长期接触化学物质,如芳香胺类化合物与膀胱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吸烟是泌尿系肿瘤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膀胱癌。生理因素如慢性炎症、结石等也可能诱发肿瘤。某些药物如长期使用非那西丁可能增加肾癌风险。
2、B超在泌尿系肿瘤筛查中的作用
B超是泌尿系肿瘤的常用筛查工具,能够发现肾脏、膀胱、输尿管等部位的异常结构,如肿块、增厚或扩张。B超的优势在于无创、便捷、无辐射,适合用于初步筛查。然而,B超对肿瘤的良恶性判断能力有限,对于小肿瘤或早期病变的检出率较低。当B超发现异常时,通常需要进一步进行CT、MRI或膀胱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3、泌尿系肿瘤的治疗方法
泌尿系肿瘤的治疗需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及患者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方案。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包括肾部分切除术、根治性肾切除术、膀胱切除术等。放疗适用于局部晚期肿瘤或术后辅助治疗。化疗常用于膀胱癌,常用药物包括顺铂、吉西他滨等。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近年来取得显著进展,如PD-1抑制剂在晚期肾癌中的应用。患者需注意戒烟、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并定期复查。
泌尿系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B超作为初步筛查工具具有重要价值,但确诊仍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患者应重视高危因素,如戒烟、避免化学物质暴露等,并定期进行体检。对于确诊患者,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同时注意术后护理和随访,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