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49天内通常可以进行药物流产。药物流产适用于孕囊直径小于25毫米、子宫大小与停经时间相符的宫内妊娠,主要影响因素有孕周准确性、孕囊发育情况、药物禁忌症、既往流产史、子宫位置异常等。
1、孕周准确性药物流产对孕周要求严格,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认实际孕周。末次月经计算可能存在误差,尤其月经不规律者需结合血HCG水平和超声结果综合判断。过早使用可能导致流产失败,过晚使用则增加不全流产风险。
2、孕囊发育情况超声下需观察到明确宫内孕囊及卵黄囊结构,排除异位妊娠可能。孕囊过大时药物流产成功率下降,可能出现大出血等并发症。双胎妊娠需谨慎评估子宫收缩力度是否足够排出多个妊娠组织。
3、药物禁忌症严重贫血、哮喘、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禁用米非司酮。青光眼、心脏病、高血压患者慎用前列腺素类药物。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调整方案,必要时选择人工流产。
4、既往流产史有两次以上自然流产史或既往药物流产失败者,子宫收缩功能可能受损。瘢痕子宫患者药物流产时需警惕子宫破裂风险,这类情况建议在具备急诊手术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
5、子宫位置异常子宫过度前屈或后屈可能影响妊娠组织排出,增加残留概率。合并子宫肌瘤者需评估肌瘤位置是否阻碍宫腔引流,这类患者服药后需加强超声监测。
药物流产后应卧床休息2-3天,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卫生巾。饮食上多摄入含铁丰富的动物肝脏、瘦肉等,搭配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促进铁吸收。观察阴道出血情况,若出血超过月经量或持续3周未净需及时复查。流产后1个月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待首次月经恢复后需落实可靠避孕措施。心理上可能出现短暂情绪低落,可通过与伴侣沟通、听轻音乐等方式调节,若持续抑郁情绪超过两周建议寻求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