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天突穴、肺俞穴、膻中穴等穴位可快速缓解咳嗽症状。咳嗽时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能疏通经络、宣肺止咳,常用有效穴位主要有天突穴、肺俞穴、膻中穴、列缺穴、合谷穴。
1、天突穴:
位于胸骨上窝中央凹陷处,属任脉穴位。按摩时用拇指指腹轻柔按压1-2分钟,能宣通肺气、利咽止咳,特别适合咽喉发痒引起的干咳。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但需注意力度不宜过大。
2、肺俞穴:
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一。该穴是肺脏精气输注之处,用掌根按揉或艾灸可温肺散寒、止咳化痰,对风寒型咳嗽效果显著。按摩时可取坐位请他人协助操作。
3、膻中穴:
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处,属八会穴之气会。用中指指腹顺时针画圈按摩3-5分钟,能宽胸理气、降逆止咳,尤其适合胸闷伴发的咳嗽。按摩时可配合含服少量蜂蜜增强润肺效果。
4、列缺穴:
位于前臂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处。此穴是肺经络穴,用拇指掐按能宣肺解表,对感冒初期咳嗽有缓解作用。按摩时可配合热敷大椎穴增强发汗解表效果。
5、合谷穴:
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作为全身镇痛要穴,强刺激可通络止咳,适合各种类型咳嗽。孕妇慎用该穴位按摩。
咳嗽期间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或将热水置于室内增加湿度;每日饮用适量温蜂蜜水或雪梨汤润肺;避免辛辣刺激及生冷食物;注意颈部及前胸后背保暖。若咳嗽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发热、胸痛、咯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肺炎、支气管炎等器质性疾病。夜间咳嗽加重时可垫高枕头呈半卧位,减少胃酸反流刺激。平时可通过八段锦、呼吸操等锻炼增强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