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心绞痛发作的药物主要有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
1、硝酸酯类:
硝酸甘油和单硝酸异山梨酯是常用药物,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这类药物能快速缓解心绞痛症状,适用于急性发作时舌下含服。长期使用需注意可能产生耐药性,建议采用间歇给药方案。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2、β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发挥作用。特别适合合并高血压、心肌梗死后的患者。使用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调整至目标剂量。哮喘、严重心动过缓患者慎用,可能引起乏力、肢端发冷等不良反应。
3、钙通道阻滞剂:
地尔硫卓和氨氯地平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起作用。适用于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患者,对合并高血压者效果更佳。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下肢水肿、头痛等。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需警惕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风险。
4、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所有冠心病患者如无禁忌均应长期服用。需注意消化道出血风险,必要时联合使用胃黏膜保护剂。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凝血功能。
5、他汀类药物: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通过降低胆固醇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需长期规律服用,定期监测肝功能肌酸激酶。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肌肉酸痛、转氨酶升高等。合并糖尿病者需注意血糖波动。
预防心绞痛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脂饮食、规律有氧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建议选择地中海饮食模式,多摄入深海鱼类、坚果和橄榄油。运动以快走、游泳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150分钟。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寒冷刺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出现胸痛加重、持续时间延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