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吃抗抑郁药越吃越严重可能与药物选择不当、剂量调整不合理、合并心理问题或躯体疾病、没有规律用药等原因有关。若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与专业医生沟通,评估用药问题或寻找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切勿自行停药,以免加重病情。
1、药物选择不当
抗抑郁药因作用机制和适应症不同,并非每一种药物都适合每位患者。常见的抗抑郁药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等。如果药物效果不佳甚至加重病情,可能是因为个体对某种药物的耐受性或药物本身并不适合当前的病情。解决办法是尽早将情况反馈给让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更换药物或调整治疗方案。
2、剂量调整不合理
抗抑郁药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步调整剂量,而剂量过低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剂量过高则可能引发副作用或情绪波动。如果服药期间症状持续恶化或出现其他不适,可以请医生重新评估剂量,以确保治疗的安全与效果。坚持定期随访能帮助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3、未遵循规律用药或擅自停药
抗抑郁药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发挥效用,一般需4至6周才能逐渐显出效果,而突然停药可能会引起停药综合征或病情反复加重。同时,不按时服药或改变用药时间也可能影响药物浓度的稳定性。如果由于副作用或被错误的网络信息误导而擅自停药,应尽快咨询并严格按医嘱服药。
4、合并其他因素影响
除了抑郁本身,患者可能还存在未被诊断的共病如焦虑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甲状腺功能障碍等生理性疾病,或者面对过大的生活压力等外部因素。这些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诊断评估,必要时结合心理治疗、健康管理和其他辅助治疗措施才能真正改善。
若服用抗抑郁药后症状未见好转或有恶化迹象,无需过度担忧,可及时与医生沟通并实施其他可能的治疗方式如认知行为疗法、运动疗法或饮食干预等。例如,规律运动如快走、瑜伽等被证实可以提升情绪;饮食上适当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如鱼类、B族维生素如全谷物等食物有助于稳定情绪。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的,但需要科学规范地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