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刺卡喉可通过咳嗽排出、镊子夹取、喉镜取出、内镜手术、气管切开等方式处理。鱼刺卡喉通常由进食过快、咀嚼不充分、鱼刺细小尖锐、咽喉结构异常、儿童误吞等原因引起。
1、咳嗽排出若鱼刺位置较浅且体积较小,可通过用力咳嗽尝试排出。咳嗽时胸腔压力骤增,可能将刺入黏膜表层的鱼刺震脱。此方法适用于鱼刺刚卡住时,需保持身体前倾避免鱼刺滑向深处。若咳嗽多次无效或出现疼痛加重,应立即停止。
2、镊子夹取让他人用压舌板压住舌头,在充足光源下用长镊子直接夹取可见鱼刺。操作前需确认鱼刺位置明确且未完全嵌入组织,动作需轻柔避免二次损伤。此方法要求操作者具备基本技巧,不适用于儿童或鱼刺位于喉部深处的情况。
3、喉镜取出耳鼻喉科医生使用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定位后,用专业器械取出鱼刺。喉镜能清晰显示下咽部及喉腔结构,适用于肉眼不可见的深部鱼刺。检查前需喷局部麻醉药减轻恶心反射,整个过程通常需要5-10分钟。
4、内镜手术对于进入食道的鱼刺,需通过胃镜或食道镜在麻醉下取出。内镜能处理穿透食道壁的尖锐鱼刺,同时检查有无穿孔或出血。术后可能需要禁食观察,严重穿孔者需联合胸外科治疗。
5、气管切开极少数情况下鱼刺完全阻塞气道时,需紧急气管切开建立呼吸通道。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儿童或鱼刺体积较大时,属于抢救性措施。术后需预防感染并密切监测呼吸功能恢复情况。
发生鱼刺卡喉后应立即停止进食,避免吞咽馒头等固体食物强行下压。可尝试小口饮用温水观察是否缓解,但禁止催吐或用手抠挖。若出现持续疼痛、吞咽困难、流涎增多或胸痛等症状,提示可能发生食道穿孔或纵隔感染,需紧急就医。日常吃鱼时应专注进食,家长需为儿童剔除鱼刺,选择鲈鱼等少刺鱼种更安全。术后恢复期建议进食温凉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加重黏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