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除湿的中药包括茯苓、白术、薏苡仁等,这些药材通过健脾利湿、渗湿利尿等作用帮助身体排出多余湿气。湿气过重可能由环境潮湿、饮食不当、脾胃功能失调等因素引起,中药调理是改善湿气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1、茯苓:茯苓具有健脾渗湿、利水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引起的水肿、腹泻等症状。可以将茯苓与山药、莲子等搭配煮粥,或直接泡水饮用。
2、白术:白术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适合脾胃虚弱、湿气重的人群。可以将白术与陈皮、生姜一起煎煮,制成药膳汤饮用。
3、薏苡仁:薏苡仁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作用,常用于湿热引起的浮肿、关节疼痛等问题。可以将薏苡仁与红豆、绿豆一起煮粥,或打成粉冲泡饮用。
4、苍术:苍术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功效,适合寒湿体质的人群。可以将苍术与厚朴、陈皮等药材搭配煎服。
5、泽泻:泽泻能利水渗湿、清热通淋,常用于湿热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等问题。可以将泽泻与茯苓、白术等药材一起煎煮饮用。
除中药调理外,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和习惯也能帮助除湿。饮食上,建议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冬瓜、黄瓜、芹菜等,避免生冷、油腻、甜食的摄入。生活习惯上,保持室内干燥通风,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适当运动如瑜伽、慢跑等,有助于促进身体代谢,排出湿气。
除湿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中药调理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有效改善湿气过重的问题。如果湿气问题严重,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治,以获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