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疝的护理常规包括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等措施。
1、观察生命体征:定期监测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告脑疝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需特别关注瞳孔变化和意识状态,防止病情恶化。
2、保持呼吸道通畅:脑疝患儿可能出现呕吐或意识障碍,容易引起呼吸道阻塞。护理时应将患儿头部抬高15-30度,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必要时使用吸痰器,确保氧气供应充足。
3、预防感染:脑疝患儿免疫力较低,需加强感染预防。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定期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密切观察有无发热、咳嗽等感染症状。
4、营养支持:脑疝患儿可能因意识障碍或吞咽困难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应根据患儿情况选择鼻饲或静脉营养,保证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摄入。定期评估营养状况,调整饮食方案。
5、心理疏导:脑疝患儿及家属可能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耐心解释病情,提供情感支持,帮助家属掌握基本护理技能。鼓励家属参与护理过程,减轻焦虑情绪。
小儿脑疝护理需注重饮食调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鸡蛋羹、蔬菜泥等。适当进行被动运动,如肢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保持病房安静,避免强光刺激,为患儿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