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通常由呼吸道感染、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主要有反复咳嗽、白色黏液痰、活动后气促、急性加重期脓性痰、肺部听诊异常。
1、反复咳嗽:
咳嗽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最突出的症状,表现为晨起或夜间加重。由于支气管黏膜长期受刺激,咳嗽反射敏感性增高,寒冷季节或接触刺激性气体时症状加剧。咳嗽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且连续2年以上即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2、白色黏液痰:
患者常咳出白色泡沫状或黏液样痰液,痰量以早晨最多。支气管黏液腺增生导致分泌物增多,痰液黏稠度增加。痰液性状变化可反映病情进展,黏液痰转为脓性提示可能合并细菌感染。
3、活动后气促:
随着病程延长,患者逐渐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支气管黏膜水肿和分泌物潴留导致气道狭窄,肺通气功能下降。早期仅在剧烈活动时出现气促,后期轻微活动即可诱发,严重者静息时也有呼吸困难。
4、急性加重期脓性痰:
病情急性加重时痰液变为黄色或绿色脓性,常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呼吸道病毒感染是最常见诱因,继发细菌感染后痰液性状改变。每年急性加重超过3次提示疾病控制不佳。
5、肺部听诊异常:
医生听诊可闻及散在干啰音或哮鸣音,肺底部可能出现湿啰音。气道分泌物增多和支气管痉挛是产生异常呼吸音的主要原因。长期患者可能出现桶状胸等肺气肿体征。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注意保暖防寒,冬季外出佩戴口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用百合、银耳等润肺食材,适量饮用罗汉果茶有助于化痰。坚持腹式呼吸训练可改善肺功能,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减少感染风险。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药物治疗。戒烟是延缓病情进展的关键措施,同时需避免二手烟和厨房油烟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