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伤膝盖后判断半月板是否受损可通过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关节弹响、特定压痛点和影像学检查五种方式综合评估。
1、关节肿胀:
半月板损伤后关节腔内可能出现积血或积液,表现为膝盖迅速肿胀。急性期肿胀多在24小时内达到高峰,触摸时有紧绷感。需与单纯软组织挫伤鉴别,后者肿胀程度较轻且消退较快。建议伤后立即冰敷并抬高患肢,若48小时后肿胀未减轻需就医。
2、活动受限:
典型表现为膝关节屈伸困难,尤其上下楼梯时疼痛加剧。部分患者会出现"交锁"现象,即关节突然卡住无法活动,需轻微晃动才能解锁。这种机械性障碍提示可能存在半月板撕裂,应及时进行磁共振检查明确损伤程度。
3、关节弹响:
损伤的半月板碎片在关节活动时可能产生清脆弹响,伴随明显疼痛感。麦氏试验旋转屈膝检查时弹响加重具有诊断意义。但需注意生理性弹响无痛感,而病理性弹响多发生在特定角度且重复出现。
4、特定压痛点:
关节间隙压痛是重要体征,内侧半月板损伤时内侧关节线压痛明显,外侧损伤则外侧压痛。检查时需屈膝90度精确定位压痛区域,同时进行研磨试验按压旋转小腿诱发疼痛。该检查阳性率可达70%以上。
5、影像学检查:
X光片可排除骨折但无法显示半月板,磁共振是首选检查方式,能清晰显示半月板撕裂类型和位置。对于经济条件受限者,超声检查也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但准确率较磁共振低约20%。
伤后两周内应避免跑跳等剧烈运动,可进行直腿抬高锻炼股四头肌。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适量增加三文鱼、奇异果等抗炎食物。若出现夜间静息痛或反复关节积液,提示损伤较重需关节镜手术治疗。康复期间使用护膝提供稳定性,但每日佩戴不超过8小时以免肌肉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