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感冒引起的中耳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鼻腔护理、止痛处理、鼓膜穿刺、手术干预等方式治疗。中耳炎通常由感冒继发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病原体侵袭、免疫力低下、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中耳炎需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或阿奇霉素等抗生素。用药前需通过耳镜检查明确鼓膜充血程度及分泌物性质,化脓性中耳炎需完成7-10天全程治疗。注意观察用药后体温变化及耳痛缓解情况。
2、鼻腔护理:
使用生理性海水喷雾清洁鼻腔,配合吸鼻器清除分泌物。鼻塞严重时可短期应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改善咽鼓管通气。每日3-4次鼻腔冲洗能减少病原体逆行感染风险。
3、止痛处理:
急性期耳痛可选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症状。耳部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避免用力擤鼻涕防止压力性鼓膜损伤。
4、鼓膜穿刺:
鼓室积液持续3个月以上或反复发作需行鼓膜穿刺术。通过显微镜下抽吸积液并置入通气管,手术时间约15分钟。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定期复查通气管脱落情况。
5、手术干预:
腺样体肥大合并中耳炎需行腺样体切除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需鼓室成形术。手术全麻下进行,术后需预防感染并监测听力恢复情况。
患儿恢复期应保持每日饮水量1000-1500毫升,适量增加猕猴桃、鲜枣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促进鼻腔引流,避免被动吸烟环境。急性期暂缓游泳等水上活动,恢复后可进行吹气球等咽鼓管功能训练。若出现高热不退、剧烈头痛或面瘫等症状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