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约束可通过正确评估、合理使用、定期检查、心理支持和法律合规等方式实施。保护性约束通常由患者自伤风险、攻击他人风险、治疗需求、行为失控和法律要求等原因引起。
1、正确评估:实施保护性约束前需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和行为风险。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是否存在自伤或攻击他人的倾向。评估结果将决定是否使用约束以及约束的方式和时长。
2、合理使用:保护性约束应在必要时使用,且时间尽可能短。约束方式包括腕部约束、踝部约束和躯体约束,选择时应考虑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约束过程中需确保患者呼吸通畅,避免压迫重要血管和神经。
3、定期检查:约束期间需定期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皮肤完整性、血液循环和肢体活动度。每15-30分钟检查一次,记录检查结果。发现皮肤发红、肿胀或疼痛时,需立即调整约束方式或解除约束。
4、心理支持:保护性约束可能引发患者的焦虑、恐惧和抵触情绪。护理人员需与患者保持沟通,解释约束的必要性和目的,提供心理安慰。家属的陪伴和安慰也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5、法律合规:实施保护性约束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需获得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的知情同意,记录约束的原因、方式、时间和检查结果。约束过程中需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和隐私权。
保护性约束期间,患者的饮食需注意营养均衡,提供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运动方面,解除约束后需逐步恢复活动,从简单的床上活动开始,逐渐过渡到站立和行走。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