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笑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全科
尿流率检查可诊断下尿路梗阻是否存在及其程度。排尿期逼尿肌压力是尿液由静态变为动态的能量,能量在尿道内摩擦消耗后,最后所剩余能量转换成尿流率喷出尿道口。正常尿道内摩擦力很小,故尿流率可代表逼尿肌功能,所以若逼尿肌功能正常而尿流率低,表示尿道阻力增加,因而可用来诊断尿道梗阻,但并不能区别逼尿肌功能减退及尿道梗阻。
尿流率计(或尿流动力学测试仪)可应用尿流重量测定下尿路功能,基本方法为记录排尿过程中每秒钟的尿流量,并绘成曲线。由于前列腺增生是下尿路梗阻的重要原因,故此项检查亦主要针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尿流率轨迹分为连续性曲线及间断性曲线,其中连续性曲线者,尿流时间即排尿时间;间断性曲线者,尿流时间为排尿时间与间隙时间之差。当膀胱容量在200~400毫升时,最大尿流率应在15毫升/秒以上,最大尿流率(Qmax)为最简便而比较可靠的参数,若尿量少于150毫升,则其可靠性下降,其他参数还有平均尿流率、排尿时间及尿量。前列腺增生时,尿流图形亦有改变;轻度时,图形接近正常;中度时尿流曲线呈多波形;重度增生者曲线为低平形。
因此,尿流率测定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用于早期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确诊,还可用于治疗后疗效的判定。
对于复查时难以保证排尿量150毫升以上者,可使用吴阶平的相对排尿阻力公式(RVR),RVR= T/Qmax,其中T为排尿时间。50岁以上者,正常值为:RVR≤2 2。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全科
经静脉注射造影剂,经肾实质排出,充盈肾盂、输尿管、膀胱,使之显影,称静脉肾盂造影(简称IVP)。前列腺增生症病人作静脉肾盂造影的目的,主要是为排除是否存在下尿路梗阻引起的肾盂输尿管扩张及估计肾功能。同时,在造影剂充盈膀胱时可显示膀胱有无形成小梁或憩室,在病人将造影剂排空后再摄片,可以观察残余尿是否存在及其大致程度。当前列腺增生的中叶或侧叶明显地突出至膀胱腔内时,还可显示光滑的充盈缺损。
由于造影剂(常用为76%泛影葡胺)比重与尿液比重相差很大,密度因为混合不均而造成假象,因此经静脉肾盂造影提供的资料难以作为直接诊断的确切依据,即静脉肾盂造影显示的尿路正常仍不能排除前列腺增生症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