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可通过药物止血、内镜治疗、手术治疗、输血支持、病因治疗等方式处理。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通常由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应激因素、血管破裂等原因引起。
1、药物止血:
质子泵抑制剂是控制溃疡出血的首选药物,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严重出血时需静脉给药,同时可配合使用止血药物如凝血酶。
2、内镜治疗:
内镜下止血是重要治疗手段,适用于活动性出血病例。常用方法包括电凝止血、注射肾上腺素、止血夹夹闭等。内镜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可有效控制大多数溃疡出血。
3、手术治疗:
当药物和内镜治疗无效时需考虑手术干预。常见术式包括溃疡缝扎止血术、胃大部切除术等。手术适用于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或怀疑恶变可能的情况。
4、输血支持:
大量失血患者需及时输血纠正贫血,维持有效循环血量。输血指征包括血红蛋白低于70g/L或出现休克表现。输血同时需监测生命体征,预防输血反应。
5、病因治疗: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预防复发的关键,需规范使用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胃黏膜药物,控制基础疾病如肝硬化等。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恢复期需注意饮食调理,从流质逐渐过渡到软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减少精神压力。适当补充富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贫血改善。定期复查胃镜监测溃疡愈合情况,遵医嘱规范用药预防复发。出现黑便、呕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