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低蛋白血症是指孕妇血液中蛋白质含量低于正常水平,可能由营养不良、肝脏合成功能下降、肾脏丢失蛋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等因素引起。
1、营养不良:
孕期蛋白质需求增加,若饮食摄入不足可能导致低蛋白血症。孕妇需保证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豆制品等,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蛋白粉。
2、肝脏合成功能下降:
妊娠期肝脏负担加重,若合并肝炎等疾病会影响白蛋白合成。这种情况需治疗原发肝病,同时监测肝功能指标,严重时需静脉补充人血白蛋白。
3、肾脏丢失蛋白:
妊娠期肾脏滤过率增加,合并肾病综合征等疾病时会出现大量蛋白尿。需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控制血压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
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子痫前期等疾病会导致血管通透性改变,使蛋白渗入组织间隙。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适时使用硫酸镁解痉,必要时终止妊娠。
5、感染因素:
严重感染会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加速蛋白质分解代谢。需积极控制感染源,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
妊娠期出现下肢水肿、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血清蛋白水平。日常需保证每天80-100克蛋白质摄入,选择易消化的优质蛋白,分5-6餐进食。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站立。定期产检监测体重增长、尿蛋白及血压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干预。